简单来说,p表示停车,r表示倒车,n表示空挡,d表示前进。
除此之外,自动挡车型还配备了其他几个挡位,如l、s、m,这些挡位分别代表低速挡、运动挡和手动模式。
下面将对这些挡位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d(前进档)是最常用的挡位,驾驶员通过踩油门踏板就可以完成升档和降档。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改变速度时,只需调节油门,即可实现换挡。
其次,p(停车档)用于汽车停止时停车。当车辆挂入p档时,会阻止车辆移动。与n档不同,p档会中断动力输出。部分车型还单独设置了p档,称为电子制动,其工作原理与p档相同。
再来看n(空档),它是一个临时停车挡位,当需要短暂停留时可以挂入该档位。但是,动力输出并未中断。例如,等红绿灯时可以挂入n档,但应同时拉起手刹。需要注意的是,在下坡时不应使用n档。
r(倒车档)用于车辆倒退。只有在车辆完全停止的情况下,才能挂入r档。对于一些具有锁止按钮的车型,在切换r档时还需要按下按钮。
s(运动档)和d档有所不同,s档的电脑会切换不同的换挡程序,以提供更高的动力输出。s档可以随时切换,不会对变速器造成损坏。但在超车和爬坡时,建议使用s档,而在其他场景下则不推荐使用,因为s档的油耗会较高。
l(低速挡)是车辆下坡或上坡时使用的挡位。挂入l档可以减少刹车制动,使下坡过程更安全。同样,l档也可以用于上坡,提供更强的动力输出。d1(或l档)、d2、d3分别相当于手动挡的1和2、3和4、5和6档。
最后,m(手动模式)是手自一体车型特有的,允许驾驶员手动换挡。在m模式下,使用“+”号可以升档,使用“-”号可以降档。降档超车、降档下坡、上高速时使用m模式可以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