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汽车是一种配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其主要功能是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从而简化了驾驶操作:
自动挡汽车因此被誉为“傻瓜汽车”,大大减轻了驾驶者在换挡方面的负担。
自动挡汽车通常采用液力传动装置来替代手动挡汽车的机械式离合器,因此不需要离合器踏板。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液力传动装置传递的扭矩有限,不足以推动汽车前进。但一旦将换挡杆切换至前进挡,并松开刹车踏板,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升,液力传动装置传递的扭矩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对于习惯于驾驶手动挡汽车的人来说,自动挡汽车在同样的行驶条件下可能会稍微费油,通常多出约6%到10%。这主要是由于自动挡汽车的油耗略高于同型号的手动挡汽车,大约每百公里多消耗1升燃油。此外,自动变速箱的成本也通常比手动变速箱高一些。然而,自动挡汽车的优势在于其容易上手的驾驶体验,使得驾驶变得更加轻松。
汽车上使用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两种形式:有级式和无级式。在轿车中,最常见的是无级自动变速器,尤其是机械式无级变速器。这种变速器通过一条V形金属传动带或传动链在主动工作轮和被动工作轮的V形槽之间传递扭矩,通常用于小型车辆。
自动挡车辆的挡位设置通常包括P挡(驻车挡)、R挡(倒车挡)、N挡(空挡)、D挡(前进挡)等。这些挡位各司其职,以满足不同驾驶场景的需求。例如,P挡用于停车,R挡用于倒车,N挡用于短暂停留,而D挡则适用于正常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