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云轨对城市交通拥堵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需要谨慎考虑的因素。
首先,云轨的优势显而易见,其造价仅为地铁的1/5,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1/3。此外,云轨具备强大的爬坡能力,小的转弯半径以及适应复杂地形的能力,使其能够轻松穿越城市建筑群,且桥梁通透,景观性好。编组灵活,云轨的运能可达1万至3万人/小时,最高时速可达80千米。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中、小城市的理想选择,满足其骨干线运输需求。
然而,云轨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跨座式单轨并非国际主流轨道交通方式,全球已建成运营的总线路里程较短,主要用于旅游观光。其次,云轨对城市规划和空间要求较高,适用场景有限。
例如,在老城区或已建成区域建设云轨,会面临巨大的拆迁压力,与既有设施关系处理成本高。此外,云轨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可能对两侧建筑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此外,云轨存在一些先天劣势,例如轨道形式非标准,与常规轮轨地铁难兼容,乘客逃生困难,对城市景观有影响,变道换线难,造价维护和运营管理成本高等。
从运能和成本角度来看,云轨可能陷入“大城市看不上,小城市不需要”的尴尬境地。在新区,云轨的优势并不显著,且客流支撑不足将导致运营成本问题。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衔接难度大,会增加城市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尽管如此,云轨技术本身基本成熟,在特定城市、特定走廊、特定场地环境下有其适用场景。例如,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城市次级客流走廊,有稳定客流需求但对沿线景观噪音要求不高的地区,如机场或郊区连接线,以人造景观为主、周边居住用地较少的区域等。
综上所述,城市是否规划设置云轨,需结合交通实际需求、自身发展特点等,合理规划、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