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标配,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已逐步完善。然而,在国内,对ESP的普及和法律规范尚未完全到位。许多人对于ESP的作用存在误解。比如,某国产高速车辆因未安装ESP而导致连环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伤亡事件。这种情况下,关于ESP有用性的讨论从未停止。
支持ESP阵营的观点包括:
1. 欧美汽车市场早就将ESP纳入相关汽车法律法规,中国汽车应当与世界同步。
2. 否定ESP就是间接否定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的作用。
3. 在高速公路上,没有ESP的车辆在紧急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车祸。
反对ESP阵营的观点则认为:
1. 个人车辆即使不安装ESP,开十几年还是安全的。
2. 安全驾驶意识才是最重要的,ESP也不能让你坚不可摧。
3. 有人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认为ESP并没有多大意义。
ESP,即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它由博世公司开发,并在其他汽车制造商中使用了不同的名称,例如本田称为VSA,丰田则称为VSC或VSA。
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造成重伤的交通事故中有25%以及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有60%是由车辆打滑引起的。ESP不仅能在事故发生时为驾乘人员提供保护,还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对ESP的误解之一是,没有ESP的车辆最好不要上高速。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ESP的主要作用包括在紧急情况下挽救车辆,减少失控的可能性;以及减少转向过度和转向不足的程度,更好地控制车辆。支持ESP阵营的车主有时会夸大这些功能,甚至认为配备了ESP的车辆在侧滑方面有更高的极限,甚至不会出现侧滑。
另一个误解是,只要车辆有ABS或ASR(防侧滑系统)就足够了,反正都差不多。然而,ESP对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特别敏感,能够迅速识别危险情况并迅速做出反应,准确干预制动模式,使车辆安全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防止车辆打滑。因此,ESP被认为是汽车防滑装置的最先进形式。
总之,ES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汽车安全系统,但在高速行驶时,安全驾驶习惯仍然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新车,最好优先考虑那些配备了ESP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