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什么是缸内直喷技术

缸内直喷技术是一种将燃油直接喷入气缸内与进气混合的技术。

它通过活塞泵提供100bar以上的高压将汽油供给位于汽缸内的电磁喷射器,由电脑控制在最恰当的时间直接注入燃烧室。这种技术的控制精度接近毫秒级,大大提升了燃油的混合效率和燃烧效率。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通过电脑采集凸轮位置及相关工况控制喷油嘴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但是这种方式受到进气气流和气门开关的影响较大,导致油颗粒容易吸附在管道壁上。缸内直喷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

缸内直喷技术有两种模式:分层注油和均匀注油。当发动机在低速或中速运转时,采用分层注油模式,通过节气门半开的方式使空气进汽缸形成涡流,压缩快结束时少量燃油喷出形成可燃气体,提高经济性。当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采用均匀注油模式,通过大量空气高速进入汽缸形成涡流,与汽油均匀混合,促进燃油充分燃烧,提高动力输出。电脑会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改变注油模式。

缸内直喷技术的优势明显。燃油以高压直接喷入燃烧室,喷油器结构和位置不同于传统油气雾化和混合效率更优。同时,电子系统控制技术的进步,对进气量和喷油时机的控制更加精准,提升了燃烧效率,增加了发动机的动力,还利于环保节能。

但是,缸内直喷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其零组件复杂,研发和车主使用成本较高。其次,对燃油质量要求高,需用高标号燃油,用车成本增加。此外,缸内直喷发动机比传统电喷发动机更容易产生积碳,需要使用专用添加剂来解决。最后,FSI 发动机对燃油品质要求高,国内油品状况有时难以满足。

热门文章